大闸蟹,又称老毛蟹,学名是中华绒螯蟹(英文名:Chinese Mitten Crab),属于:十足目(Decapoda)方蟹科(Grapsidae)绒螯蟹属(Eriocheir)。世界上各大江湖中,共有300多种螃蟹,其中可供食用的大约20来种,而最负盛名的要数中国的中华绒螯蟹。
中华绒螯蟹栖于淡水湖泊河流,喜掘穴而居,以水生植物、底栖动物、有机碎屑及动物尸体为食。取食时靠螯足捕捉,然后将食物送至口边。
大闸蟹的真正故乡是在上海崇明岛附近的水域。每到入冬时节,就纷纷游至上海崇明岛附近水域咸淡水交接的地方繁衍后代。蟹苗会被崇明岛的渔民捕捞上岛卖给蟹农,蟹农将小蟹养到纽扣大,叫做扣蟹时,阳澄湖的养殖户和全国各地的养殖户纷纷前来崇明岛购买,带回去养大。经过大量的宣传,让大家误以为螃蟹是阳澄湖出生的。
阳澄湖蟹为什么又普遍称为“大闸蟹”呢?包笑天曾对这个名称写过一篇《大闸蟹史考》,里面写到:“凡捕蟹者,他们在港湾间,必设一闸,以竹编成。夜来隔闸,置一灯火,蟹见火光,即爬上竹闸,即在闸上一一捕之,甚为便捷,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。” 竹闸就是竹簖,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,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。
因阳澄湖独特的水域特性,培育的大闸蟹堪称“之最”。养在阳澄湖的大闸蟹,具有以下特征:
青背:背为蟹壳青,青得发亮、清爽,烧熟后显红色。
白肚:肚皮呈白色,白得有光泽,略带点水渍黄。
金爪:大闸蟹爪尖上呈烟丝般金黄色,二螯八爪强劲有力,放在光滑的玻璃板或者地砖上能撑起,爬行自如。
黄毛:蟹螯上的绒毛密而软,毛须清爽,显黄色。
中华绒螯蟹的自然分布区主要在亚洲北部、朝鲜西部和中国。随着蟹苗的人工培育和放流增殖,已遍布全国,。20世纪初,中华绒螯蟹随海船移植至德国,然后沿莱茵河传布,今已遍及许多欧洲国家的水域。
节选自搜狐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