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跟许多动物一样,需要保持体内的细胞处于较为稳定的渗透压来维持细胞正常的工作。这个渗透压在淡水鱼中大概是300mOsm/kg,而淡水的渗透压是<5mOsm/kg;在海水鱼中大概是400mOsm/kg,而海水本身大概是1000Osm/kg. 可见,如果不进行调节,相对的高渗淡水鱼就会不断吸水,膨胀破裂。。。。。;而相对的低渗海水鱼便会不断失水变成鱼干。。。。
那么如何进行渗透压调节?因为渗透压在水环境中主要取决于离子的浓度,浓度越高,渗透压越高,所以,对于海水鱼来说需要不断地降低自身的渗透压,所采取的策略不外乎两种:
1> 减少体内的离子
2> 增加体内的水
所以,海水鱼有分泌氯离子的氯细胞(chloride cell),主要分布在鳃,也有一些鱼在嘴部、皮肤也有,这些细胞不断工作减少体内离子浓度。同时海水鱼会大量地喝水并经过消化道吸收水分(淡水鱼一般不喝水),伴随着水分吸收的大多数是钠、钾和氯这样的单价离子,而二价离子只有不到20%被吸收。而且一般来说,在浓度越高的海水中生活的鱼类喝水越多。这样子能吸收更多的水分。
相对于海水鱼,淡水鱼就采取相反的策略:
1> 增加体内的离子
2> 减少体内的水
和海水鱼一样,淡水鱼的鳃也分布了氯细胞,但是功能却完全相反:钠离子和细胞内的氢离子进行交换,在酸度平衡中同时吸收了水中的离子。而且,淡水鱼在进食的过程中也会吸收一部分离子。但只吸收离子是不够的,淡水鱼的分泌系统还有非常好的排水能力。动脉血进入肾脏后压力会增加,超滤作用使血液经过肾小球后形成稀释的尿液,在膀胱中,里面的钠离子和钾离子又被重新吸收,所以排出的是离子浓度很低的尿液。
以上说的是调节的主要方法,但对于鱼来说调节渗透压是一个整体的功能,包括其它许多方面,例如鱼鳞隔开鱼体和周围的水环境,减缓扩散过程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