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雪龙”船被困航拍
雪地车向科考站运送科考物资
队员在雪坑中采集样品
澳大利亚南极戴维斯考察站一位飞行员在工作时意外掉入冰裂隙,因伤势过重离世。人们不禁为这位飞行员的去世感到惋惜和痛心。
在南极科考,此类事件虽然并不多发,但是该事件的发生为南极科考活动的安全敲响了警钟。南极这片冰雪大陆,不仅有至纯至美的一面,更有冷酷无情的一面,恶劣的自然环境、变幻莫测的天气、高强度的体力消耗……艰难困苦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。
冰上随时有惊险
在南极野外作业,最大的危险莫过于潜伏于冰面下的冰裂隙。南极大陆覆盖着厚度从几百米到数千米不等的巨大冰层,在重力作用下,冰盖不断运动开裂,形成深不见底的冰裂隙。这些在冰盖上星罗棋布的“死亡陷阱”被掩盖在浮雪之下,表面与一般冰面无异,仅靠肉眼无法辨别。
在南极科考史上,阿根廷、澳大利亚等多国都发生过队员坠入冰缝的事故,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科考队员徐霞兴驾驶雪地车时也经历了惊险的瞬间。
2008年11月,“雪龙”船因破冰受阻,在距离中山站41公里处选择了一片相对平坦的海冰停靠。徐霞兴负责从中山站驾驶雪地车探察运货冰面的行进路线。
不料,徐霞兴驾驶雪地车只行进了五六米后,意外就发生了,雪地车的行进路线上正好碰上薄冰,人走在上面没事,但承受不住雪地车的重量。一瞬间,徐霞兴连人带车落入冰冷的海中。当时,他立刻冷静迅速地挪到了空间相对大一些的副驾驶位置上,左手开启车门移窗,右手打开驾驶室的天窗,海水瞬间灌入驾驶舱,产生了向上的推力。徐霞兴用头撞开了天窗的玻璃……这一连串动作,就发生在十几秒里。
就在徐霞兴向外爬的时候,雪地靴卡在了天窗上。他用力蹬掉雪地靴,挣扎着向上……仿佛过了很久很久,头顶终于碰到了坚硬的东西,“是浮冰!”徐霞兴用力拨开浮冰,借助海水的浮力漂到水面上。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,挣扎着爬上了冰面,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。此时,他浑身的力气已经耗尽,身体被冻僵,一步都挪动不了。从陷落到爬上冰面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。
当救援队员赶到时,被冰冷海水浸透的徐霞兴已经有些僵住了,队员们立刻为他脱去全身湿透的衣服,用新被子把他包得严严实实。亏得脱险迅速,经随队医生的检查,徐霞兴的各项生理指标正常。
除了科考队员会遭遇险情,总排水量2万多吨的“雪龙”船航行在南极时也曾遇到过意外情况。
2013年12月25日,“雪龙”船获悉,载有74人的俄罗斯“绍卡利斯基院士”号客轮被浮冰困住,急需救援。正在执行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任务的“雪龙”船立即以最大航速赶往出事地点。
“雪龙”船冒着极大的危险穿过西风带气旋中心,挺进到距俄遇险船6.1海里处,当时浮冰厚度和密集程度均已超出“雪龙”船破冰能力,“雪龙”船只好停止前进,改用直升机救出俄船上所有乘客。
正当“雪龙”船准备撤离密集浮冰区之际,不想所在海域的冰情突变,厚达三四米的浮冰在东风和东南风裹挟下将“雪龙”船“冻住”,进退不得。
2014年1月6日,“雪龙”船所处海域出现西偏北风,在潮流作用的配合下,浮冰区的海冰逐渐松散,成为脱困的最佳时机。1月7日凌晨,“雪龙”船抓住有利的天气时机尝试破冰,像啃骨头似的,一块一块地咬上去,一点一点地压碎,顽强地扩大自己的“地盘”。17时50分左右,终于突入一条水道,一举突破坚冰的重围。
“南极的风雪能杀人”
零下35℃,3.5米深的雪坑,两个身穿白色洁净服的年轻人跪坐在雪坑里,小心翼翼地忙碌着。狂风呼啸,大雪纷飞,寒冷难耐,尽管两人的手早已被冻僵,但不敢有丝毫马虎,仍严格遵守冰雪样品采样规则,将样品仔细放入洁净瓶中封存。这是南极科考队员在南极冰盖上作业的一幕。
“南极的风能杀人”,科考队里的“老南极”们常这样说。作为“暴风雪之乡”,南极平均每年有174天刮着8级以上大风。如果迎风走,狂风裹挟着雪粒迎面扑来,打在脸上犹如刀割一般疼。而顺着风走,人便不由自主地跟风小跑起来。
风雪虽猛,总会停歇,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无处不在的极寒。中国南极昆仑站位于冰穹A地区,即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,年平均气温低于零下50℃,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南极科学考察和研究的空白。每年中国南极考察队都会奔赴昆仑站开展科学考察。
深冰芯钻探房是昆仑站区最艰苦的地方。2012年12月,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昆仑站队的科考队员,开始进行挖掘钻探槽等深冰芯钻探相关工作。
深冰芯钻探槽里的温度极低,挖到5米深时,温度降到零下55℃,再加上高原缺氧的地理环境,队员们在钻探槽里根本无法正常呼吸,身体如同被冰镇一般。
挖掘深冰芯钻探槽,必须穿戴上连体防寒服和雪地靴,尽管如此,全身仍然被冻得疼痛难忍。为了防寒,科考队员的全身贴满了暖宝宝,可没过一会儿,眉毛和胡子上就挂满了冰碴,就连棉帽和衣服上也被冻起了一层白霜。队员们即便戴上口罩、包上围巾也会被冻透,一天下来,鼻、耳和衣服里灌得全都是冰碴。
缺水、少菜、毒日头
南极冰盖,极寒环境加上经常在冰盖上作业,保暖装备是最重要的一环。队员们的服装配备,是考虑到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环境,请国内的专业户外用品企业研制开发的。在室外工作,可以穿着“企鹅工作服”,这类服装耐磨、防风。如果温度更低,可以在工作服内套穿羽绒内胆服,以加强保温效果。
面对紫外线和低温的威胁,科考队员们还准备了帽子、墨镜、口罩、手套、面巾、极高指数的防晒霜,可谓“武装到牙齿”,脸上不露一条缝,彼此只能凭身上的姓名签辨认对方是谁。即便这样,南极的紫外线还是会把人晒成黑脸白眼圈。与熊猫脸完全相反的配色,成为最具标志性的“南极脸”。
除了毒日头,吃菜也是一个大问题。南极内陆的极低气温容易使蔬菜冻坏腐烂,新鲜蔬菜几天就会冻成硬疙瘩,每次内陆考察刚刚行进过半,蔬菜就全烂掉了。尽管配备的大多为白菜、洋葱、土豆、胡萝卜等耐储存的蔬菜,但是保存效果依然不理想。
为了保存好蔬菜,队员们只能把所有蔬菜都放进自己的住舱,用棉被紧紧包裹。由于棉被不透气,屋里常常弥漫着一股蔬菜馊掉的怪味。
最不方便的是用水。尽管地球淡水的70%都储存在南极,但这些淡水绝大部分都是以冰的形式存在,所以内陆用水成为科考队生活的难题之一。
化雪烧水,耗时耗力。一只装满雪的50升电热桶,加热后仅能得到不足20升的雪水,只能不断向桶中加雪,所以烧开一桶水,往往需要几个小时。
在南极内陆考察期间,洗脸、刷牙只能偶尔为之,洗澡更是“遥不可及”。为了节约用水,队员们干脆都剃了光头,可经历了50多天的内陆考察,身上仍沾满了油污。只有过新年和春节时,才会洗一次头,这难得的“享受”被队员们看作是最好的新年礼物。
队员们深知水来的不容易,大家在洗头的时候格外珍惜,只是简单地把头发浇湿,用一点洗发水抓几下,然后用水冲掉就算了事,往往一小壶水可以好几个人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