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看地图,您会发现在中国东海岸的江海之间,有一座像卧蚕形状的岛屿。这就是上海崇明岛,中国第三大岛。与台湾和海南岛截然不同,崇明岛地势平坦,无山岗丘陵,海拔只有3至4米左右。所以崇明岛也曾发生过“水漫金山”的情况。
崇明岛因水而生,逐步形成了“1环、29竖”的水利系统,拥有骨干河道560多公里,村镇农场级河道1万余条。其中1环指的是两条东西走向的河流组成的环岛运河。29竖指的是29条南北走向的竖河,它们会与环岛运河相交形成网格状的河道系统。如此丰富的河道水系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,必须保持清洁和通畅才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。
为了完成这一任务,我们崇明人聘请了26位专业的“用水调度员”,也就是26座沿江水闸,承担防汛抗洪、排涝引水、改善水质、船只通航的重任。这些闸门可以说是我们崇明的“生命之门”。
现在我们来看看26个“用水调度员”的科学工作原理。
在枯水期,东海的咸潮影响程度大,为防止咸水倒灌,内河换水采取“西水东调、南引北排”的方式。在适当的时间引水、排水。
在主汛期,江水充沛,咸潮影响小,内河换水采取“南引北排”的方式,由南部各个水闸引进优质江水,通过岛内横河、竖河进行水体动力交换,继而由北部水闸排水。
在调水期,先由北部水闸提前进行内河排水,降低水位至2.6米;再由符合引水条件和水质标准的南部水闸进行引水,水体在内河交换后由北部水闸排除劣质水体。
台风濒临时,年平均降雨量达到1025毫升,为防止内涝,“用水调度员”就会处于特殊的工作状态,根据雨量预报预先降低内河水位。
崇明岛上的“用水调度员”严格遵守着工作程序,科学履行用水调度的职责。我相信,这26位“用水调度员”会一如既往,积极踊跃的投身于崇明生态岛的建设。未来的崇明岛一定会天更蓝、水更清、人更美!